
新央企长安赋能 阿维塔的高端化与全球化之路

【新华汽车网 行业频道】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媒体沟通会在重庆正式召开,标志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沟通会上,新长安汽车集团旗下高端品牌阿维塔的发展路径与战略规划也逐渐清晰,其在智能制造、产品矩阵、合作生态及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动作,映射出一条由中国汽车品牌走出的高端化与全球化之路。
新央企背景下的品牌定位升级
作为长安汽车高端化战略的核心载体,阿维塔在新央企体系中被赋予更明确的使命。据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的表述,自阿维塔品牌诞生起,便获得"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的资源倾斜,而新央企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支持力度。从资本到供应链,从研发到人才,全方位赋能使阿维塔从"长安高端品牌"升级为"新央企背书的新豪华品牌",其战略定位也从"参与高端市场竞争"转向"打造世界级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这一定位的强化并非言过其实。7月27日挂牌的阿维塔数智工厂,作为长安联合华为、中国联通打造的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年产能达28万辆,不仅为阿维塔提供了产能保障,更彰显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储备。这种"制造+品牌"的双重升级,成为阿维塔区别于其他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关键标签。
产品矩阵与核心竞争力构建
阿维塔的产品布局呈现出"旗舰引领、技术筑基"的特点,四大产品方向构成其核心竞争力框架。
在设计领域,旗舰车型阿维塔11(参数丨图片)(询底价|查参配)、12凭借"未来美学"理念斩获2024年德国红点设计奖,形成"原创设计新标杆"的认知。这种设计语言不仅是视觉表达,更成为其区别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差异化标签,在用户调研中,"原创设计"已成为55%消费者选择阿维塔的核心因素之一。
安全性能方面,阿维塔06(询底价|查参配)近期完成5倍新国标标准的电池安全测试,并配备9安全气囊及华为CAS3.0全向主动防碰撞系统,构建起"主动+被动+电池"的三重安全体系。这种对安全标准的拔高,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也是新央企背景下对"品质责任"的诠释。
智能制造层面,全系车型搭载华为智能系统,而数智工厂的启用则实现了"智造能力"的落地——阿维塔07(询底价|查参配)已率先在此实现量产,其柔性生产能力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为产品迭代提供支撑。
全球化布局是另一重要支点。目前阿维塔已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年内计划拓展至50个。其在海外市场的表现颇为亮眼:阿维塔11在泰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稳居销量第一,同比增长531%;在新加坡的售价超150万元人民币,突破了中国汽车在海外高端市场的价格天花板。这种"以价换量"向"以质定价"的转变,标志着中国高端汽车品牌议价能力的提升。
合作生态与资源整合
阿维塔的发展并非孤军奋战,其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已从业务层面深入至资本与战略层面。据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介绍,宁德时代是阿维塔第二大股东,而阿维塔亦是华为影旺的第二大股东,这种资本纽带为技术协同奠定了基础。
阿维塔与华为的合作已进入"HI PLUS模式",近千名联合团队成员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从用户洞察到联合销售实现全链条共创,首款合作新品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将搭载多项"行业第一"技术;而与宁德时代则推进"N PLUS模式",从单纯的电池供应升级为联合品牌建设,第二代产品将全面应用宁德时代最新技术。
这种"车企+科技+能源"的深度绑定,既规避了单一企业技术短板,又形成了"1+1+1>3"的协同效应,成为阿维塔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支撑。
阿维塔市场策略与未来挑战
在市场定位上,阿维塔采取差异化价格策略:国内聚焦25-50万元区间,海外以50万元为起售价,主力区间覆盖50-80万元。这一布局既避开了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价格带,又与国内主流新能源品牌形成区隔,瞄准消费升级中的"新中产高端需求"。
产品规划方面,阿维塔计划至2030年前推出17款新品,覆盖SUV、轿车、MPV、跑车等细分市场,以丰富的产品线支撑规模扩张。同时,其将海外销量占比目标设定为50%以上,显示出全球化并非"补充"而是 "核心战略"。
不过,阿维塔的高端化与全球化仍面临挑战。在国内市场,高端新能源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维持"原创设计+智能安全"的标签独特性至关重要;在海外市场,不同地区的法规、用户习惯差异较大,如欧洲对环保的严苛要求、东南亚对性价比的偏好,均需针对性调整策略。此外,新央企资源的高效转化也考验着企业的整合能力——如何将资金、供应链等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全文总结
新央企背景下的阿维塔,正站在高端化与全球化的关键节点。其数智工厂的投产、产品矩阵的完善、合作生态的深化及海外市场的突破,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缩影。未来,随着资源整合的深入与全球化布局的推进,阿维塔能否真正跻身全球豪华品牌阵营,仍需市场的持续检验,但无疑已为中国汽车高端化探索出一条值得关注与学习的路径。(文:新华汽车网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