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访客 2025-08-18 13:02:57 16893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摘要: 2025年8月17日,猛士M817在成都科技馆上市。 猛士品牌是东风的豪华越野品牌,M817定位于30万级市场,与华为联合定义,基于IPD研发流程打造,具备“五全实力”。技术上有诸...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2025年8月17日,猛士M817在成都科技馆上市。 猛士品牌是东风的豪华越野品牌,M817定位于30万级市场,与华为联合定义,基于IPD研发流程打造,具备“五全实力”。技术上有诸多突破,如行业首次实现前后解耦的榫卯架构、智能E锁,整合相关系统的VMC底盘域控制系统,双电机集成两挡变速器集成差速锁,还申请了450多项发明专利。 该车是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参数丨图片)的越野车,采用全新WEWA架构,在智驾、座舱、车控等方面全栈华为赋能。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东风与华为合作全面且深入,涉及多个品牌,从整车定义到上市全环节合作,追求打造领先产品。下面就是此次媒体对尤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曹东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猛士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靳玉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等三位领导的专访内容。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记者:尤总,这两年国内新能源越野车市场处于一个群雄并起的状态,东风是因军而生、有浓厚越野文化的央企,猛士品牌在其中承担着什么角色?猛士M817对东风集团有哪些战略意义?

尤峥:东风是造军车起家的,一直以来,国有盛事,必有东风。

2003年,猛士品牌创立。2004年,当时的东风总经理苗圩提出,我们可以把猛士打造成东风的豪华越野车。从品牌创立到时隔17年的2020年,我们坚定地走向电动化的猛士道路。

猛士的第一台车为什么叫猛士917?9代表东风1969年建厂,17是指我们转民用,历经17年的努力与探索,终于打造出豪华越野车,推出猛士917。

在东风的品牌架构中,猛士是豪华越野文化的领先者,它是东风的豪华品牌。岚图是高端新能源品牌,奕派聚焦主流市场,现在整个东风乘用车体系的品牌架构非常清晰。猛士品牌在东风整个战略中的位置也非常清晰,而猛士917就是开山之作。

猛士的磐石底盘是业界最好的底盘,它采用前后双叉臂结构,再加上空簧,所以猛士917和猛士M817的底盘,不仅是国内第一,在世界范围内我们认为也是第一。

猛士917定位60万以上市场,改装版本的价格可超过100万,今年上海车展黄立定的一台加上无人机达到198万,可以说猛士的豪华品牌形象已逐渐立住。在杰兰路的品牌调研中,把猛士定位在豪华越野位置,与BBA同处高档豪华阵营,和吉普、牧马人、大G在同一个位置。

第二款车猛士M817,是面向30万级市场打造的越野车型。我们在研发时希望它能比猛士917减重400公斤,并通过几年的研发把它打造出来了。我们是“宁少一公斤,不多一马力”,这车是1.5T的,但采用专用混合动力发动机,加上后电机四驱,相当于6.0T发动机来驱动这个车。这台车还融入铁血猛士的军工品质,给大家带来极限越野体验,包括越野的细腻感,爬山过坎,有泥地、沙地、岩石、涉水多种工况。猛士M817,是由我们与华为来联合定义,它在开发过程就是联合利用华为的IPD研发流程。

有了这台车,你可以放下工作的压力开心去撒野。所以当时在联合定义的时候,我们也会关注城市路况的驾驶体验,我们和华为共同打造这台智能越野第一车,是希望大家开车时可以一起撒点野,所以为这台车打造了“五全实力”,包括全栈华为、全域通达、全维安全,还有全感豪华。豪华不是皮质,不是气味,而是我们的底盘,是选用的京西重工,和卫士一样的空气弹簧,但是我们的价格可能是卫士的1/3、1/4。最后一个是全能拓展,我们到年底会公布全能拓展的猛士M817极限越野版,希望大家能够信任东风猛士这个品牌,我们会为客户打造极致的越野体验,包括城市中的体验。

以前只有机械才能越野,但是科技时代赋能了越野新的可能,它是越野界的新物种,以前只有老炮儿去越野,现在越野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请大家继续期待我们后续的产品线,我们已经布局到2028年,我们将以中国越野文化领先者的姿态,打造一个让大家更加惊喜的豪华越野体验,和你们共同去征服,去成为你们心中的猛士。谢谢大家!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记者:曹总,我也是猛士917的车主,从917到M817,猛士的越野基因深厚,与市场同级产品相比,猛士M817在技术上有哪些突破?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哪里?另外,权益为什么是限时的,而不是长期提供?

曹东杰:非常感谢选择猛士!从开发角度来说,我们要承袭猛士的越野基因,又不能拘泥于传统机械架构。我们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前后解耦,开发了一套榫卯架构,能够做到前后驱动同步,这就是我们的智能E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联合采埃孚把IBC、AKC、CDC,也就是把纵向、横向、垂向,通过VMC底盘域控制系统进行整合,让底盘有了小脑的概念。我们是行业里第一个做这个的。

同时,我们第一个把双电机集成两挡箱集成差速锁做出来,前后开发了三代,第一代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第二代解决能不能的问题,第三代解决可靠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攻克了很多难关和困难,经历了很多次推倒重来。比如差速锁在雪地里的延时问题,比如阿拉善天坑,一把上去没有问题,但能否N把连续上去?这考验的是可靠性。再比如我们从6300升到8100,整个尺寸链,所有传动性的东西全部推倒重来,所以前后开发代价还是很多。再一个就是电驱动的扭振问题,前后输出同步的问题等等。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前后申请了450多项发明专利。

在猛士917基础上,猛士与华为深度绑定,把最强的骨骼,再加上最强的大脑,整合在一起,以开放姿态与华为共创猛士M817。所以我们在讲这款车的“五全实力”的时候,第一个就是强调全栈华为,也就是从车控到座舱,到智驾,到云控,到通信系统全部放开,全部和华为绑定,所以猛士M817有了最强大脑的赋能,我们也把它称作智能越野第一车。这是这款车的一个最核心的点。

再一个刚才问了权益问题,因为都是免费权益,所以限时了。

尤峥:我再补充一下,猛士M817的升级点,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底盘性能的全面升级,这个车是全铝底盘,比猛士917整整降低了400公斤。同时底盘技术里面加上了后转角,包括转向技术,这是底盘的升级。同时,车身也进行了升级,可以满足欧洲五星碰撞和美标的最严格的侧撞,包括面对沙漠翻滚的安全。第三个升级,我觉得是与华为的合作,智能化系统升级,这是底盘、车身、智能化的升级。

越野方面的升级,猛士917和猛士M817,是6-10级的越野,未来还会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向智能体发展,它有明亮的眼睛,强健的体格,聪明的大脑。这里面还有一个突破就是电子电气架构的突破,在这个架构基础上,未来我们再做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话就更容易了。

曹东杰:还有动力方面的升级,猛士917是增程动力,猛士M817首次实现了PHEV。

尤峥:是超级混动加上增程的结合体。在越野过程中,越野的速度比较慢,三四十公里,在沙漠、岩石路况中,它和商务车差不多,要低速高扭矩才能过岩石,所以说这个车的保电功能非常好,在极限的过程中也能够用电机和发动机来同时驱动,过坎效果非常好。同时,如果传统的车必须有机械差速锁,我们用智能E锁,这个E锁的结构也是一个技术的升级,它和差速锁几乎无伯仲之别。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胡婷,想问一下靳总,咱们猛士M817是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越野车,与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这种升级,对越野市场又将带来哪些体验上的革新?

靳玉志:猛士M817这款车是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车型。

从ADS 1、2、3到ADS 4,每一个版本都有不同的定位,ADS 1是第一个支持城区、依赖于高清地图的城区的ADS,ADS 2的话是我们发布以后,第一个不依赖高清地图,全国都能开的版本。所以有了ADS 2以后,是整个中国第一个具备辅助驾驶能力,才使得辅助驾驶L2,一下在全国爆开。之前它的应用场景很受限,只能在全国几个城市支持城区,高清地图还不完整,所以ADS 2放在更长远来看,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更重要的里程碑。

到了ADS 3的时候,我们开始具备端到端的架构,同时支持车位到车位和代客泊车的能力,当时是1.0的能力。到ADS 4以后,我们又在过去端到端的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全新的基于模型WEWA架构,WE,世界引擎,这是在云端训练用的一个架构,在车端叫WA,所以连在一起叫WEWA。WEWA是一个缩写,就是我们在云端训练完的模型,能够部署在车端,这是一个全新架构的升级。

在云端这一块,我们用非常大的算力来做训练,原因就是我们要把各种各样的数据放进去进行训练,同时还会用增强的方式来提供更高难度的数据,比实际使用场景当中还要生成更高难度的,难1000倍的数据。

可以这么理解,平时的数据,实际上相当于大家平时做的普通数学题,但是在云端训练,我们加强难度以后,相当于做了很多的奥数题,或者附加题。这种问题你平时不常见,但是在实际开车的场景当中,一旦遇到的话可能关系到生命安全。

在车端,我们基于云端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使得我们在车端,从各种传感器感知以后,直接生成控车的能力,让开车非常自信,非常丝滑,而且会对很多预见性的风险做提前处理,这是ADS很大的升级。

其实我们到ADS 3的时候,已经是行业里面非常惊艳的体验,到ADS 4会更好,从9月份会陆续开始推出。下周周末我们在上海有媒体日,请媒体朋友体验。

那为什么我们会把ADS和猛士M817结合起来?这是和猛士品牌的第一款车,后面全系列都会合作,就像尤总前面提到的,猛士的定位是“整个东风集团里面的豪华越野”。但是越野其实跟大家的生活感觉离得很远,我认为90%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在城市里面使用,而不是在越野的场景使用。

猛士M817如果加上智能化,对用户使用会带来很多的便利,首先是在越野的场景里面,曹总跟我讲,越野往往要专门开很长的长途,到一个越野的场地去。开到越野的场地过程当中都是高速,有ADS 4的智能化能力,在高速上能够很轻松,到了越野场地以后可以使劲地撒野。

在城区,这么大的车,很多人觉得不好开,停车更是一个难题,但是有了智能化的能力以后,在城区开起来会很方便,而且停车不再是难题。我今天跟尤总还在说,现在停车都不用自己停了,我们用了ADS 4的停车能力,我认为超过99%的人的停车水平。大家只要用过的肯定都相信我说的这句话,因为是在特别窄的车位,其实人的判断,看不到距离障碍物有多少的距离,猛士M817是360度的传感器,测距到了厘米级的精度,因此你可能感觉到很极限、很危险,实际上对它来说是很安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空间,一次就倒进去了,因为它对空间的感知非常准确,对大车来说也不难,这就是为什么猛士M817跟智能化结合在一起以后,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多的价值。

记者:今年以来,东风和华为的战略合作提速发展、不断深化,今天两位老总都在现场,想问一下双方接下来的合作又要放哪些“大招”?

尤峥:我们第一个合作是2022年年底,2023年年初是猛士,同时我们去年把奕派也跟靳总进行全面合作。这个合作是技术方面的,因为未来的研发,独立研发你想通吃整个世界,尤其是智能化到来的时候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和生态合作伙伴,和华为这样的优秀伙伴一起来研发,才会给我们的用户提供极致的体验,这是技术方面的。

与华为的合作还有集成式的,从开始定义汽车到推向市场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还有营销的管理,这是整个从战术层面的合作,战略合作是全方位的。

还有就是我们要探索整个体制机制,因为央企的体制机制怎么和民企创造一个更加灵活的,有利于我们人才的发挥,我们的研发效率,同时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这么一个全机制的体系。

所以可以看到今年岚图,下半年大概有4款车将量产,而猛士今天量产的猛士M817,猛士M817改型车会在明年陆续推出,我们正在谋划第三款车。

当然我们之间的合作不是这种物理上的,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合作是能够做到化学上的反应,我和靳总一个月开一次项目会,项目会要盘点我们要合作的项目、新合作的项目,我和靳总应该说相对满意,同时我们和董事长、包括徐直军总等等都有很好的战略层面上的沟通,这样互通有无,我们把问题摆在桌面上,不是藏在桌下面,这样解决问题既快又有效。

靳玉志:东风和华为的合作,双方非常信任。目前的合作,刚才尤总介绍了东风整个车的谱系,猛士是豪华,岚图是高端,奕派是主流。这三个品牌我们都在合作,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合作的全面性。

二是我们合作的深度,我们合作从整车的定义到设计、开发,然后整个测试,以及上市的整个环节,就像尤总提到的,我们是整个环节全程在深度合作。因为到了智能化时代以后,车最重要的两个变化,一个就是到新能源,一个就是到智能化,新能源它的电池是标准件,所以合作的深度不会太深,但是智能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软件,很多的软件意味着AI。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最初的前端就要开始很深度的合作,才能把一款车的机械性能和AI进行充分的结合。

我们双方在这次合作的过程当中是有追求的,我们的追求体现在什么地方?因为东风有着非常好的造车底子,华为有好的软件和AI方面的能力,我们希望结合以后,打造出真正领先中国、领先世界的汽车,这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就像今天曹总发布的猛士M817,我们为什么叫“智能越野第一车”?智能越野是我们双方共同定义的新赛道,因为过去的越野车,大家知道的世界上有名的越野车,在智能化上没有能力。有智能化的车,但是没有很强的越野能力,所以我们双方就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类,就叫智能越野。我们这个品类定义以后,要做就做成世界第一,这就是我们双方共同的追求。

当时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就像尤总说的,我们每个月都会开会,每个月都会见面,当时讨论这个事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拿过去的手表来说,过去一想到越野,我们就想到专业的运动手表——佳明手表,是专门给运动员,户外爱好者用的手表。

但是真正用佳明手表的用户是很少的,后来大家看到都是智能手表,这个量变得非常大,而且可以做得非常贵。后面我们觉得说智能手表就是以苹果、华为为代表的穿戴式手表,所以我们觉得越野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专业化,非常细分的赛道,我们认为未来它跟智能化结合在一起以后,应该重新定义一个市场,那就是智能越野市场,这个市场的空间远远不是过去纯越野的小众市场,而应该是面向大众的,既可以越野,又可以在城市里面大量使用的,既有重度越野,又可以给轻度越野使用的车。未来我们会有更多合作,我们的追求就是要做成行业里面,真正开创性的、引领性,而且是世界性的。

尤峥:当市场、政策、技术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细分市场产生爆发性的增长。所以说可能大家期待的第一个千亿企业会诞生在岚图,第二个可能就是东风猛士在湖北,湖北的猛士也是中国猛士,更是世界的猛士。

记者:我是媒体里面第一批买猛士917的,是首发版,今天猛士M817作为猛士和华为打造的“智能越野第一车”,想问一下在豪华智能越野技术方案,尤其黑科技在产品具体的实力上,关于智能越野这部分,请曹总分享一下。

曹东杰:首先非常感谢你成为猛士917的车主,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还是有一些差别。

猛士917主要是基于规则的逻辑做了L2的开发,那么猛士M817就是刚才靳总说的,它是WEWA架构,是端到端的概念,完全就是两套逻辑,所以两款车对于L2级别上,它们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相当于猛士M817无限接近于L3级别,差距比较明显。因为一个是端到端,一个是基于规则,这是主要的差别。当然,我们后续的车型都会基于华为打造的全新架构去做后续车型的开发。

两款车当中猛士917更稳重,能力更强悍,同时还有一些别的车型不能给予的精神和荣耀上的定位。那么对于猛士M817,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撒野,让广大用户在生活中也能够撒点野,这就是两款车不同的定位。

尤峥:越山海、阅不凡、悦人生,开着猛士可以跨山越海,同时看见不凡的景色,最终人生快乐。这三个既有车的层次,又有人格魅力,又有整个我们想表达的为客户造车的理念和世界观。

靳玉志:猛士M817这款车,两个领导提到的全栈华为,里面不仅仅是搭载了华为的智驾,也搭载了鸿蒙座舱,还搭载了智能车控,还有车云,车云就含了“星闪钥匙”,还有“鲸鳍通信”,就是双卡的通信模组,第一个实现双卡双待的,所以说它是全栈的智能化,都是用的华为的。

猛士M817本身的越野性能很好,然后智驾的性能很好,座舱这部分,因为家人在一起,城区要用,或者在去越野的路上,座舱体验会非常好。

车控能力就是有各种模式,比如说现在可以一键小憩模式,中午直接在车里进行午休,一键成床这些都有,这款车为什么叫“全栈满血华为”?主要就是指的这部分。为什么它敢称为“智能越野第一车”?就是因为在目前市面上,智能化的程度,它的越野性能肯定是第一,智能化程度第一,加在一起叫作“智能越野第一车”,不仅仅是说它第一个做这件事,而且它的水平、能力是第一。

尤峥:“鲸鳍通信”如果做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们到了信号比较弱的地方,4G信号或者只有一格信号的时候,手机打不出去,接收信号只能简单的通话,但是“鲸鳍通信”可以加强信号,及时把一些信息传出去。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工信新闻网的,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尤总,为推动猛士品牌的发展及进一步开拓猛士M817的市场,东风集团层面会给予哪些支持?

尤峥:集团给到的支持,第一个就是建店。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代理制跟经销商谈,他去卖车,这样,主机厂和客户之间B To B To C,我到经销商,经销商再到客户,隔开了。但是这次在猛士做了尝试,我们前期和华为模拟了很多状况,接下来大概40个自营店,就是我们自己的队伍,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东风的DFSW销售方法和华为共同合作之后,创造了一个检查供应商能力、销售能力的一套体系,有严格的考核体系,考核答卷都是80-85分以上,70分以下的,我们是不让这个区卖车的。建完以后,同时赋能给奕派和岚图。

第二个方面就是品牌的支持,品牌的声量打造。这次无论是在头条,还是小红书,这个频次现在维持的力度还是蛮大的,同时我们不止是一个发布会达到一个尖峰的状态,最重要的是维持热度。今天我看了,猛士科技这一个网站,上个月717技术发布的时候,大概8万多观众,今天是24万,包括微博可能到了几百万了,今天的发布会我认为可能冲到亿级。如果是按照媒体的曝光率的话,有可能到10亿级,这是品牌的。

最后,在整个人才方面,我们建立猛士专属的研发团队,持续升级我们的底盘。和华为一起合作,做到全栈华为,为猛士M817共同赋能。明年年底,我们还会对猛士917进行升级,带来更加智能化、更加豪华的体验,我们现在正在联合定义。

记者:各位大佬好,我是汽车商业评论的王菁,猛士M817定义为“智能越野第一车”,是双方合作的集大成者,经历了一个合作演进的过程。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东风跟华为合作是从2018年就开始了,期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们是怎么样通过合作,打破顾虑或边界,从一个阶段走入下一个阶段的?第二个问题,是刚才尤总和靳总也提到了,我们是一个产品的全流程合作。从产品的研发和管理来说,华为采用的是现代化产品研发流程,而东风又是历史深厚的企业,需要一步步基于过去研究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品的研发流程合作、双方的配合是怎么样达成的?

曹东杰:从微观上谈一下感受,非常感谢您问的问题,因为最后合作的落地必须落在具体的实操环节。

就像您刚才说的,东风有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央企所有的东西有流程、有标准,且按照这个体系来的,也就是我们追寻的就是一台车开发的体系、流程、标准,然后还有工具和方法。跟华为合作,也就是他的硬件、软件怎么上车,和我现有的体系怎么融合的问题。

初期的时候,的确会有碰撞,因为双方的开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内容。但随着双方合作程度的加深,从30分到50分到60分,然后一直到现在应该是80-85分,肯定会有碰撞,哪怕我们自己内部开发也会有碰撞。最后达到最佳的平衡态,这是开发。

因为是全栈的工艺,特别里面涉及到了车控环节,我必须开放我的架构,这是一个挑战。但是我觉得所有的东西就是必须开诚布公,用开放的心态和胸怀来跟华为、跟先进的合作,不仅限于智驾,我们后续也会加深更多方面的合作。

尤峥:这里还有一个就是合作的基础。传统车有传统车的积淀,以前我们开发一个车型几乎是48个月,整整4年的时间。

现在为什么开发这么快呢?平台的模块化非常重要。猛士M817之所以开发速度还可以,是因为有猛士917这个平台,在这个成熟平台上,做轻量化,不断地升级,我们现在的开发周期几乎是24个月。

现在是软件定义汽车,未来是底盘和上车身解耦开发,也就是以前必须先有底盘再做整车开发,再去做实验,周期很长,如果做解耦开发,那么上车身、下车身之间是一个解耦开发。未来的车,走到车-路-云协同,系统可能会更简单。在国家层面也有星网公司,如果加上车-路-云-星,那未来的智能化发展,在整个大的宏观环境下,可能会发生更大的一些变化。

如果是车-路-云的话,路端的这种摄像头、算法会重基础设施,如果加上星链的这种方式,有可能路侧端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就会轻量化。所以说一个成熟的平台,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走到模块化上面,比如说矩阵式大灯是模块的,屏,鸿蒙操作系统是模块的,座椅包括传统的部件也都是模块化的。只有模块化、平台化最终走向集成式的开发,整个研发速度才会快起来,给客户不断提供创新的产品的速度也会快起来。

猛士M817这个车为什么安全?我们采用了“热气胀”成型,也就是A柱这一圈全是“热气胀”,以前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的。今天大家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这个车撞击卡车,追尾的时候,车的前窗没有变形,这就是得益于工艺质量的提升,这是集成创新的一个过程。

【专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战略,解析东风与华为的“化学反应”

记者:我是猛士917的车主,我想问靳总,猛士M817是全栈华为,在未来猛士的其他车型里是否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合作?第二个问题,现在一提到华为就代表了科技、代表了智驾,华为跟很多车企都在合作。作为消费者怎么去判断华为跟哪个企业合作的深入程度、产品的质量水平?怎么样去判断华为的全栈自研或者华为在智驾、鸿蒙座舱或者其他领域的合作?

靳玉志: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东风集团和我们的合作,猛士、岚图、奕派都有。猛士是东风集团里面的豪华越野,猛士M817是我们合作的第一款,但绝对不是就这一款,未来会有猛士917的改款,以及整个猛士的系列上都会有新的合作,这是全系的合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覆盖从20万到150万,整个的越野全系列,全部的猛士系列。我们就是要打造出全世界最好的智能越野,所以我们说“智能越野第一车”。今天大家见证了“智能越野第一车”的发布,这只是开始,大家有一天一定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智能越野就是在中国,而且是在猛士诞生的,大家一定要相信这个判断。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是整个猛士的系列,全面地来合作。

第二,因为华为的战略是不造车,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来赋能,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大家看到的“界”也好,我们现在和东风的这种全栈、全流程的合作也好,也有其他几个类似这样的合作,深度的合作,实际上是在把我们的智能化方案,赋能于我们的车企,因为他们本身有做车很好的底子,一起把车定义好、设计好,把它造好、卖好。

当然我们也有其他的合作模式,仅仅只买一个部件,这也是一个模式,也是同样的商业模式,所以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来判断,更多的就是看我们合作的深度以及部署的智能化是不是全栈的,你就大体能判断我们在上面投入的深度。就像我们现在和猛士的合作深度是非常之深的,就是双方能够共同给消费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高品质的、高度智能化的车。因为双方在车的质量上、品控上都非常严格的,我们平时在和他们的交流当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对质量的追求,而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内部也是把质量安全放在最高优先级。所以我们双方都是在共同追求质量、品质、智能化,在整车的用户体验上,去追求极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