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结合体 奔驰CLE

曾几何时,跑车是车迷心中的梦想之车。但时至今日,跑车的市场逐渐萎缩,也影响了整个细分市场的销量。当奔驰轿跑以CLE命名再次出现时,我们意识到时代变了。
文/图·于文浩
在那个年代,运动、操控的象征就是跑车。也加上那时全球经济向好,消费者对跑车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分支轿跑车型,他除了运动之外还要兼顾日常,这类车型基本上都是2门4座,提供硬顶、也会有敞篷。由于价格较为亲民,市场表现反馈一直不错。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下行,整个市场的购买力大不如从前,再加上新能源电动车轻轻松松打破了燃油车的加速限制,尤其是百万以下的跑车毫无宣传点可言。
于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原有BBA耳熟能详的轿跑车型好像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踪迹,淡出了车迷的聊天内容中。当奔驰CLE再次发布上市时,影响力再不如当年。其实从他的命名也能感受到一些端倪,之前奔驰C、E、S级中都会推出相应的Coupe车型,而现在这款CLE实际上是应当下市场要求将C和E Coupe结合的产物,车身尺寸更接近E Coupe,细节设计更符合C Coup,若要深究他更接近于C Coupe的换代。
CLE长宽高是4850x1861x1425毫米、轴距2865毫米,整体尺寸已经和之前的E Coupe相当,毕竟在这个时代“大”是主流。车头设计几乎是E Coupe后期款的翻版,同样使用了“鲨鱼鼻”的进气造型,下部是类似桥式的夸张造型,这也预示着CLE全系标配AMG外观运动套件。区别是车头造型看上去更加犀利,进气格栅内的满天星换成了满天三叉星辉。侧面线条其实又回到了上一代C Coupe的风格上,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侧窗下沿到C柱时那抹上扬的线条。不过,在车身长度上CLE已经到了四米八多,侧面更修长和顺滑。无框车门是这个级别跑车的标配,但有些老车迷还是怀念E Coupe上费成本的无B柱设计。
尾部造型相比C和E Copue雷同的设计还是有些新意,尾灯类似倒三角形,中间为了有所区别增加形似不能点亮的贯穿灯带。尾厢下边缘也从平直设计改为向下凸起的多边形,双边双出尾喉依旧保留,只是整个底部包围和扩散器造型做了异形的差异。
进入内饰的一瞬间,CLE的身份更偏向于哪边就一目了然。很经典、可以说是让奔驰超越竞品一大截和各品牌争相模仿的设计,此时我们在C级中还能领略它的风采,尤其是夜晚亮起的渐进感氛围灯组,所呈现的高级感至今也少有人追平。11.9英寸中控屏看上去并不起眼,但画面呈现的观感很细腻,主副驾任何角度都没有反光看不清的问题,屏幕用料上奔驰一直不含糊。
车机用的是奔驰第三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芯片是高通骁龙8295,使用过程中的顺畅程度没问题,智能语音识别率也能达到中上水准,只是不能像自主品牌那样实现所说即所得的控制。同时,这套车机也加入了可自定义场景功能,安卓应用也增加了不少,能看出这套车机是想尽可能本土化的,只是应用商店还属于封闭的,APP仅限于常规音乐、视频等几个,后期还是考虑考虑接入热门的应用商店吧。
作为一款传统的奔驰轿跑车型,难免会有很多配置需要选装来彰显豪华车的定制化。内饰部分若选择烈焰红配黑色,价格是2万元。试驾车上的白色配黑色则价格更贵,需要3.1万元。副驾中控台上的镶嵌有铝质饰条的黑色开孔型木饰,花费要1000元,而全车选装AMG碳纤维饰件是要花7000元的。还有驾驶位的HUD抬头显示在CLE中也是要选装:1.1万元。配置方面也继承了豪华品牌逐级分层的逻辑,座椅通风、方向盘加热也是要选装的。但前排座椅加热和记忆、自动空气净化、手机无线充电等是标配的,柏林之声的13扬声器音响系统中高配也都配备了。
试过之前奔驰轿跑车型的都会了解,奔驰虽称得上跑车,但整体调校的运动感没有那么激进,258马力的动力很充足,能够带来一脚下去的推背感,中高速时也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但他的9挡变速器换挡速度不像来自同家乡的另一个品牌,他更需要“优雅”,在悬架有着足够支撑的同时,要能将路面振动感处理的柔和、平顺。总结下来应该是“优雅中带有激情”。
不过,CLE的座椅靠背人机工程表现一般,更适合身材高大魁梧的体型乘坐;制动结果没问题,但稍偏软的脚感在激进操作下会损失些驾驶信心;作为一台轿跑却标配节能取向的马牌EC6轮胎,这让操控极限打了些折扣。关于智能驾驶辅助部分,全系标配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只能做到车道偏离修正,如果实现车道居中保持是要选装1.58万元的智能领航辅助Pro系统。
在这个年代,无论是轿跑还是大家称的小跑,市场表现短时间内难有起色,这也是奔驰CLE出现的原因。作为车迷,我们还是希望汽车市场依旧能百花齐放,出现更多大家心目中的梦想之车。